光伏发电将实行年度规模分类管理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
近十余年间,黄石修复矿区工矿废弃地逾1100公顷,近乎于15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记者近日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实地走访,感受多地民众城林相融的生活空间。
黄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石章胜向记者介绍,曾经,采矿业兴盛的黄石有数百个开山塘口。2012年以来,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森林城市建设的实质,就是对以森林为主体的城乡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完善。原来的矿工变茶农,远离生产性粉尘。这项建设也面临城市用地紧张、资金筹集困难等障碍。
曾经产煤量巨大的湖北省黄石市金海管理区,去产能后实现煤炭产业全域清零,在煤矿山上种白茶,稳住民众的钱袋子。据统计,创森城市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应对长江上游强降雨过程,经水利部同意,长江委下发调度令,自7月15日起逐步加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
为应对本轮降雨过程,长江委下发调度令,三峡水库自15日起逐步加大出库流量。受两湖水系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出口控制站水位持续上涨,今日8时鄱阳湖湖口站和长江干流九江站水位分别为20.27米、20.58米,分别超警0.77米、0.58米。水文气象预报显示,15日至17日,长江上游干流以北自西向东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18日至20日,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岷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干流附近、乌江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1日,降雨中心北抬至嘉陵江、岷江流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15日召开会商部署洪水防御工作,根据水文气象预报,未来一周,长江上游、汉江将有新一轮降雨过程
预计长江上游干流附近、嘉陵江岷江下游、渠江、汉江上游石泉以上7天累积雨量约100毫米。根据监测,7月14日8时~15日8时,长江流域共44站超警戒水位,2站超保证水位,超警幅度0.02~4.28米,主要分布在湘江、赣江上游、鄱阳湖湖区、长江下游。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15日召开会商部署洪水防御工作,根据水文气象预报,未来一周,长江上游、汉江将有新一轮降雨过程。资料图:7月12日,长江武汉关水位突破25米设防水位。会商分析指出,近期降雨中心区域已由长江中下游转移至长江上游地区,根据当前水雨情并考虑预见期降雨,预计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在21日前后将有一次量级为4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涨水过程。其中,7月15日按日均20000立方米每秒下泄,7月16日按日均23000立方米每秒下泄,后续滚动预报调度,视水雨情变化,及时调整三峡水库调度计划。
受两湖水系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出口控制站水位持续上涨,今日8时鄱阳湖湖口站和长江干流九江站水位分别为20.27米、20.58米,分别超警0.77米、0.58米。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当天的会商会由长江委副主任金兴平主持。水文气象预报显示,15日至17日,长江上游干流以北自西向东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18日至20日,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岷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干流附近、乌江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1日,降雨中心北抬至嘉陵江、岷江流域。会商强调,继续发布洪水黄色预警,继续维持长江防御洪水Ⅲ级应急响应。
(完)(梁宁 徐金波) 。预计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17日前后将陆续现峰转退,鄱阳湖出口控制站湖口站、干流九江站本次过程最高水位超警幅度将在1米左右。
为应对长江上游强降雨过程,经水利部同意,长江委下发调度令,自7月15日起逐步加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武汉市已于当日启动防汛应急四级响应,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就绪。
为应对本轮降雨过程,长江委下发调度令,三峡水库自15日起逐步加大出库流量。受降雨影响,洞庭湖湘江全线超警,衡阳站、湘潭站超保证水位。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密切关注水雨情,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做好洪水预警;坚持滚动会商,及时分析研判,准确把握防洪形势变化;强化水库监管,按照责任水库、联合调度水库和责任片区水库等分类分级运行监管;加强与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单位沟通协调,进一步优化溪洛渡、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强化退水期中下游堤防的巡查防守,确保退水期堤防安全;及时梳理工作成效,做好前期防御洪水阶段总结等等二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主要围绕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这几个方面来努力。王登峰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直接影响到视力,而且对整个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健康发展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近视高发省份,要在一年内争取下降1个百分点,其他的省份要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包括不断改善教室的照明情况、按照学生的身高随时调整课桌椅的高度、加强眼保健操、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孩子们能够学会更多保护眼睛、保护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王登峰最后补充,现在是7月中旬,到年底还有五个月,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实施方案》印发后的第一年近视防控的目标能够实现。
各省份责任书已经签订,宣讲团、专家委员会也已经成立,并且已经开始在全国进行宣讲。各地的责任书里所列出来的各项行动、各项计划都在稳步推进。
教育部和卫健委跟省级人民政府签署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责任书,在责任书里提出,各个省、区、市力争每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要下降0.5到1个百分点。中新社记者 宋敏涛 摄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毛群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郎维介绍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15日指出,各个省、区、市要力争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每年下降0.5到1个百分点。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比较关心、关注,近视防控是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请问在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阶段性进展,未来将如何通过加强学校体育促进近视防控和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通过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真正落实学校在体育课上能够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会健康知识,学会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做到勤练以及常赛,就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在今年年底之前,教育部还将出台一个新时代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里明确提出学校体育的改革要围绕教会勤练和常赛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如果能真正落到实处,就可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让广大儿童青少年掌握健康知识和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并且能够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这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是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方面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三是从教育部和八部门共同推进工作的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防控近视的专项经费、组建防控近视的宣讲团到全国各地宣讲等。
王登峰表示教育部等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印发之后,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把防控近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省、区、市。这也是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和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里边的核心内容。
到今年12月份,每一个省、区、市都要交账,要看这一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工作做得如何,近视率是否真正下降0.5到1个百分点。资料图:志愿者向孩子们普及眼保健知识。
同时卫健委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每年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情况进行筛查,建立档案,跟踪每一个学生视力的变化情况,这些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希望通过这样具体的举措,能够让广大儿童青少年更多走进阳光下,走向操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安全预警通报制度和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等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实施意见》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并明确了排查及日常监管重点包括五个方面。
资料图:学生在补习中。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进行查处,视情节暂停或停止培训平台运营、下架培训应用、关闭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依法进行经济处罚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学科类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